手术室的温、湿度主要考虑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和愈合率。手术时医护人员高度紧张,工作强度较大,当温度下降到小于25℃,才能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发菌量,因此上限温度设定在25℃。而冬季为减少患者身体外露部分的热损失,最低温度设定在21℃。尤其是进行大手术时,更必须保持在大于21℃,否则在很长的手术时间内,裸露的皮肤热损失很大,加上皮肤上的消毒剂的蒸发会吸收大量的热量,易使病人发生低温机能性障碍。其他辅助用房则考虑人的舒适性,把温度上下限放宽到21~27℃。同样,考虑手术的特殊性,相对湿度不宜定得太高,否则医护人员会感到气闷,皮肤发湿,发菌量增加。另外,当相对湿度大于65%时,也易使细菌繁殖,器械锈蚀。但湿度过低,手术切口的水分散发过快,不易愈合,静电不易消除,有时甚至引起麻醉气体的爆炸。因此相对湿度设定在50%~60%,其他辅助用房放宽到45%~65%。